重庆隔音窗5月,市民拨打12345市民热线,反映噪音扰民问题的较多,共计348件,主要包括夜间烧烤经营、白天和夜间建筑施工、个体工商户音响扰民等问题。该问题呈现涉及部门广、解决难度大、解决力度小等特点。
5月7日,德城区王女士拨打12345市民热线,称德州市儿童乐园门口经常有老年人放高音喇叭,重庆隔音窗望主管部门加以管制。德城区建设街派出所民警多次到儿童乐园门口走访,发现王女士反映问题属实,民警对在此娱乐的老年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他们降低嗽叭音量。但这属于市民在公共场所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而产生的噪音,公安部门只能劝诫,无法阻止,管理难度很大。公安部门建议转环保部门管理,实地检测噪音值后再做相应处理。
随后,记者联系了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王女士反映问题属于社会生活噪音污染。依据《德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暂行办法》(德州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规定:该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归城管执法部门,建议由城管执法部门处理。
另外,许多噪音问题在主管部门规劝处理后,又出现反弹。重庆隔音窗 5月30日,市民反映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董子文化街内每晚都有人在唱歌跳舞,声音很大,严重影响德州跃华中学学生学习。公安部门多次派人前往规劝,无法阻止。我市公安部门相关人士解释,因他们无检测噪音专业设备,不清楚噪声限值如何界定,无法判断是否超过限值,问题无法解决。
而市城管执法局表示,《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重庆隔音窗 进行家庭娱乐、身体锻炼以及饲养动物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休息生活,或者在午间和夜间从事产生噪声污染的装饰装修、货物装卸、生产加工等活动,或者在夜间和午间高声喊叫,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城管部门认为该问题不属于他们管理,建议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记者从12345市民热线办公室了解到,由于对噪声污染划分和管理权限不明确,交由环保、城管执法、公安等部门办理的噪音扰民事项,大部分都因“不在受理范围”而未予办理。
12345市民热线办公室建议:重庆隔音窗 相关部门应明确噪声污染治理管理职能,做到各负其责、不推不诿,根据省、市颁布的条例和规定,细化管理、明确责任和治理标准;组织公安、城管、环保等部门,针对噪声污染管理方面的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对噪音源进行综合整治。